新闻中心

8月 08 2025

在矿业开采、河道疏浚、水利工程等复杂的施工现场,砂泵如同不知疲倦的 “输送尖兵”,承担着输送含砂、石等固体颗粒流体的关键任务,其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效率与进度。​

砂泵的核心功能是克服含固流体的阻力,实现远距离、高扬程输送。与普通水泵不同,它需应对介质中大量固体颗粒的磨损与冲击,因此在结构设计上颇具讲究。其主要由泵体、叶轮、轴封装置和动力系统组成,叶轮多采用高铬合金等耐磨材料铸造,叶片呈流线型分布,能在旋转时产生强大的离心力,将含砂流体吸入并加压排出。轴封装置则通过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的方式,防止高压流体泄漏,同时减少固体颗粒对轴的磨损。​

在实际应用中,砂泵的适应性与可靠性得到了充分验证。某露天矿开采项目中,由于矿浆含砂量高达 40%,且颗粒直径最大达 10 毫米,初期使用的普通水泵在连续运行 3 小时后便出现叶轮严重磨损、流量骤降的问题。技术团队更换为 ZJ 型砂泵后,通过优化叶轮转速与泵体过流通道,设备连续运转 15 天仍保持稳定性能,单班矿浆输送量提升至原来的 2.3 倍,显著降低了设备维护频率。​

在河道清淤工程中,砂泵的表现同样亮眼。南方某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项目中,施工团队采用绞吸式挖泥船搭配卧式砂泵的组合方案。砂泵通过直径 300 毫米的管道,将河道底部的淤泥与水的混合液输送至 5 公里外的淤泥处理场,每小时处理量达 800 立方米。针对淤泥中混杂的树枝、塑料等杂物,技术人员在泵进口处加装格栅过滤装置,有效避免了叶轮卡堵,确保了清淤工作的连续推进。​

砂泵的应用领域正不断拓展,除传统矿业与水利工程外,在填海造地、尾矿处理、市政管网疏通等场景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。随着技术的发展,新型砂泵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升级,部分企业研发的砂泵已配备在线监测系统,可实时采集泵体温度、振动频率、流量等数据,通过物联网平台实现远程诊断与预警,大幅提升了现场运维的效率。​

未来,随着耐磨材料技术的进步和流体动力学研究的深入,砂泵将在提高输送效率、降低能耗、延长使用寿命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,为各类工程现场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支持。​

gn-centrifugal-pum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