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专题
泥浆净化系统现场使用注意事项,这些要点必须牢记!
在建筑桩基、隧道盾构、矿山开采等工程中,泥浆净化系统是控制施工成本、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设备。但现场工况复杂,若操作不当不仅会降低净化效率,还可能引发设备故障甚至安全事故。以下是结合实际施工经验整理的核心注意事项,帮助操作人员规范流程、保障设备稳定运行。
一、开机前:做好 “三查”,排除隐患
1.查设备状态:逐一检查振动筛、除砂器、除泥器等核心部件的连接螺栓是否紧固,筛网有无破损、变形,电机接线是否牢固。特别注意泥浆泵的润滑油位,若低于刻度线需及时补充,避免干磨损坏轴承;同时检查压力表、流量计等仪表是否归零,确保数据监测准确。
2.查管路通畅:顺着泥浆进出方向,检查吸浆管、排浆管、回流管是否存在弯折、堵塞或泄漏。若管路接头处有泥浆残留,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重新密封,防止开机后出现 “跑浆” 现象;对于长期停用的设备,需先通入清水测试管路通畅性,避免杂质堵塞泵体。
3.查场地环境:确保设备摆放平稳,地面无积水、杂物,周边预留至少 1.5 米操作空间,便于应急检修。若在露天作业,需搭建防雨棚,避免雨水进入泥浆罐影响浓度;冬季低温环境下,需提前检查电加热装置是否正常,防止管路结冰开裂。
二、运行中:紧盯 “三控”,稳定效率
1.控制泥浆浓度:通过在线监测仪实时观察泥浆含砂量,若含砂量超过 5%,需及时调整振动筛频率或更换更细目数的筛网;同时关注泥浆罐液位,当液位低于 1/3 时,需缓慢补充新浆,避免泥浆泵因吸空产生气蚀。禁止将大块碎石、钢筋头等杂物倒入泥浆池,防止卡堵筛网或泵体。
2.控制设备负载:密切关注各电机的电流、温度,若电流超过额定值 10% 或电机外壳温度高于 60℃,需立即停机检查,排除电机过载或轴承磨损问题。此外,振动筛运行时若出现异常噪音,可能是筛框松动或弹簧损坏,需及时紧固或更换配件。
3.控制排污流程:净化后的废水需经沉淀池二次处理,达标后方可排放,严禁直接排放污染环境;分离出的废砂需定期清理,避免堆积影响设备散热。清理过程中需关闭相关阀门,防止泥浆倒流,确保操作安全。
三、停机后:落实 “三维护”,延长寿命
1.清洁维护:用清水冲洗设备内部管路、筛网及泥浆罐,清除残留泥浆,防止干结堵塞;擦拭电机、仪表表面灰尘,保持设备整洁。对于易腐蚀部件,需涂抹防锈油,避免生锈损坏。
2.部件维护:检查各传动部件的磨损情况,如皮带松紧度、链条润滑度,若皮带松弛需及时调整,链条干涩需加注润滑油;定期更换泥浆泵密封件,防止渗漏。同时,整理好电缆线,避免碾压或拉扯损坏。
3.记录维护:详细记录设备运行时间、故障情况及维护内容,建立设备台账,便于后续跟踪保养。若发现设备存在重大故障,需及时联系厂家维修,切勿自行拆解,以免扩大损坏范围。
总之,泥浆净化系统的现场使用需严格遵循 “开机查隐患、运行控参数、停机做维护” 的原则,只有规范操作、细致保养,才能确保设备高效稳定运行,为工程顺利推进保驾护航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